在社会生活中,人与人之间,机构与机构之间经常有些事需要协商。大到企业之间的兼并,小到买一张车票, 部需要与人协商。社会协商看起来没有“大是大非”,但正因为它看起来小,也就容易让某些人扯皮、推托甚至无理要赖。因此,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合情合理地在社会协商中取得成功。协商成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:
协商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,人是有感情、有自尊的,如果前来提出要求的人和颜悦色,尊重对方,那么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,协商也就容易成功: 反之,如果提出要求时不尊重别人,拿 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子,那协商多半是要失败的。
有时,你会发现对方在“公事公办”范围以内而不愿负责,那你就要据理力争,必要时还应施加一点儿压力。因为你对他仅仅是职责之内合情合理的要求,这时就不必顾虑你的活会给他什么样的感觉。或许正需要一点“架子”的感觉也未可知。
当协商双方在约定的时间见面时,彼此都会有一种“临战”的心理。因为协商的内容是事先约定的。在做准备时必然要对对方的意见、状况作 一个分析和估计。因此在相互接触时,彼此都免不了会有一点防范心理:要使协商在和谐气氛中进行,就要消除这种防范心理。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?从潜意识来说,防范心理的产生是一种自卫,也就是当人们把对方作为假想敌时所产生的一种自卫心理。 那么消除防范心理较有效的方法,就是反复给予暗示,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。
协商的较终目的就是寻求一致,但在协商过程中免不了会有分歧。在 协商时应该尽可能创造一致。例如,一开始就说:“我们是否就程序问题讨论一下,你们同意吗?”